当前,国家正在积极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和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明确了团体标准是我国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社会组织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标准”。环保产业标准是环保市场经济活动和环保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实施国务院标准化工作改革精神和《标准化法》,承接环保部《关于转移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类标准制修订工作职能的通知》(环办函[2014]1201号)相关职能,充分发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在社会团体标准制定工作中的作用,满足环保产业市场需求和创新需要,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标准化支撑,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积极推进保护产业团体标准化工作。2018年3月30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标准化委员会成立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樊元生,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秘书长易斌,生态环境保护部相关部门的李晓弢副调研员,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所长武雪芳,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相关专家,以及来自研究院所、高校、环保骨干企业等不同领域的50余位委员专家和领导参会。会议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秘书长滕建礼主持。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樊元生做大会致辞。樊会长讲到,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环保产业成为环境污染防治、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绿色低碳...
发布时间:
2018
-
04
-
11
浏览次数:139
【一图读懂 | 走进新时代,环保部门2018年有哪些战役要打?】全面启动打赢蓝天保卫战作战计划,2018年环保部门还有哪些战役要打?湖南伟方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您一起走进环保部2018年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
2018
-
02
-
08
浏览次数:82
省住建厅12月25日消息称,省政府办公厅已经印发《湖南省城市双修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决定自2018年至2020年在全省城市(包括县城)进一步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简称城市双修),以治理“城市病”为主要目标,着力推动十大工程。 这十大工程分别是:城市污水治理工程、城市垃圾治理工程、道路畅通工程、违法建筑拆除工程、历史文化保护工程、城市环境绿化亮化净化工程、城市公共空间提质工程、废弃地再利用工程、山体修复工程、“数字城管”工程。 以城市污水治理工程为例,将通过加快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厂建设、加快排水管网雨污分流建设和改造、加强黑臭水体整治、加强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等措施,到2020年实现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设区的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在5%以内,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90%以上。其中,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市县(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和望城区)实行建成区生活污水全截污、全处理、全达标,黑臭水体治理全覆盖。 城市双修三年行动计划指出,市州、县市政府是城市双修工作的责任主体,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城市双修工作纳入对市州、县市政府的年度绩效考核内容。省住建厅会同省财政厅,每年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资金中,对城市双修工作开展先进地区给予奖补。同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面向城市双修项目创新信贷模式和产品,并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
发布时间:
2017
-
12
-
26
浏览次数:61
省住建厅12月25日消息称,省政府办公厅已经印发《湖南省农村双改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决定自2018年至2020年进一步加强农村房屋改造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简称农村双改),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对接环境治理和脱贫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 农村双改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十大工程,力争到2020年建设100个特色小镇、1000个传统村落、1200处乡镇生活污水垃圾治理设施、10万户特色民居,改造45万户危房,农村面貌和人居环境明显提升,实现“五个全面”,即:全面规范农村建房秩序,全面改造现有存量危房,全面完成生活污水垃圾治理目标,全面建立特色小镇和传统村落合理发展机制,全面加强基层规划建设管理队伍建设。 十大工程分别是:村镇规划“全覆盖”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湖湘农民新居工程、农村美化绿化气化工程、农村公共空间整治工程、特色小镇培育工程、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农村建筑工匠培育工程。 农村双改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并适当向贫困地区倾斜。县级政府要将农村设施建设、运营处理和维护以及正常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全面推动社会资本进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规范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方式和机制。开展农村集体土地上农村公共设施、农民住宅产权登记和资产评估试点,盘活村集体和农民资产。
发布时间:
2017
-
12
-
26
浏览次数:62
污泥处理项目近期已迎来落地高峰期。但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污泥处理率曾一度增速放缓,重水轻泥,资源化利用市场备受冷遇,产业规划建设规模远大于供给侧实际产能。本文将从污泥处理政策规范及市场环境方面解读污泥处理。2017年以来,污泥处理迎来成长期。在前期大力推进的基础上,围绕“资源化利用”的目标,污泥处理正从政策规范、市场环境等方面向深层次推进。政策规范我国走过了一个五年的污泥处理,终在“十三五”期间取得积极成效,形成了项目加快落地的发展趋势。从最新发布的数据来看,污泥处理项目近期已迎来落地高峰期,包括填埋、焚烧、厌氧干化、资源利用在内的处理手段正逐渐成为业界共识。产业生态与政策导向日臻明晰的同时,污泥处理亦在加快市场化、产业化的前行步伐。业界普遍预测,在未来5年内,污泥处理产业带来的市场体量将达到近千亿级。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的正式颁布和实施,使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污泥处理处置工作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其中,《水十条》更是明确了相关政策,包括现有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应于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达标改造,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应于2020年底前达到90%以上等。究竟未来污泥处置能否开启一片蓝海,还需要政策以及相关标准的出台和支持。当前,国家对污泥处理处置在设施建设和处置率上都有了要求,例如,此前发布的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污泥处置的...
发布时间:
2017
-
10
-
17
浏览次数:124
近日,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正式挂牌。相比于环境保护部,生态环境部职能有哪些变化?党的十九大将污染防治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未来工作将如何开展?记者专访了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职能整合实现五个打通,重点强化四大职能长期以来,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体制机制方面存在两个突出问题:第一是职能交叉重复,叠床架屋、多头治理;第二是监管者和所有者没有很好地区分开来,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李干杰表示,组建生态环境部,整合分散的生态环境保护职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尤其是体现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整体系统观,实现了所有者和监管者分开,相互独立、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的要求。李干杰说,通过职能整合,进一步充实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核与辐射安全三大职能领域,加强统一监管,实现五个打通:一是划入原国土部门的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职责,打通了“地上和地下”;二是划入水利部门的组织编制水功能区划、排污口设置管理、流域水环境保护,以及南水北调工程项目区环境保护等职责,打通了“岸上和水里”;三是划入原海洋局的海洋环境保护职责,打通了“陆地和海洋”;四是划入原农业部门的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职责,打通了“城市和农村”;五是划入发展改革委的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职责,打通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如何理解生态环境部的职责和定位?李干杰说,生态环境部的基本职责定位是“监管”,统...
发布时间:
2018
-
05
-
08
浏览次数:44
当前,国家正在积极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和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明确了团体标准是我国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社会组织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标准”。环保产业标准是环保市场经济活动和环保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实施国务院标准化工作改革精神和《标准化法》,承接环保部《关于转移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类标准制修订工作职能的通知》(环办函[2014]1201号)相关职能,充分发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在社会团体标准制定工作中的作用,满足环保产业市场需求和创新需要,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标准化支撑,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积极推进保护产业团体标准化工作。2018年3月30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标准化委员会成立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樊元生,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秘书长易斌,生态环境保护部相关部门的李晓弢副调研员,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所长武雪芳,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相关专家,以及来自研究院所、高校、环保骨干企业等不同领域的50余位委员专家和领导参会。会议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秘书长滕建礼主持。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樊元生做大会致辞。樊会长讲到,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环保产业成为环境污染防治、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绿色低碳...
发布时间:
2018
-
04
-
11
浏览次数:91
从政策层面上,“水十条”的发布为“十三五”期间水治理工作制定明确的完成目标和实施手段。在政策驱动和需求升级的双重加持下,以水环境综合治理从控源和生态修复为核心的水环境综合治理空间将逾万亿。作为“水十条”落地实施、完成阶段目标的关键年,在政策驱动和市场需求之下,2017年将迎来水污染综合治理投资高峰,万亿级市场空间有望释放。来自环境保护部的公开消息称,“十三五”期间,我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基本实现了阶段目标,形成了一批整装成套技术、综合解决方案和治理模式。据新华网此前报道,环保部副部长黄润秋在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十三五”实施推进会上指出,重大专项实施以来,在“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开展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研发了超过280项关键技术和集成技术,获得授权专利逾1200余项,编制近289项标准和技术规范。黄润秋强调,“十三五”是水专项的决胜阶段,现在距离专项收官不足三年,实施好这一阶段的工作,对于最终实现专项既定目标,至关重要。下一步,水专项要为“水十条”和水生态保护提供科技支撑,促进水环境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同时,从关键科技问题出发,加快研发一批节水、治污、修复等关键核心技术,进一步提升科技对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改善的科技支撑作用。6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水污染防治法的决定。其中,去年底开始推行、受到多方关注的河长制被写入该法,以...
发布时间:
2017
-
10
-
17
浏览次数:112
《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将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办法》提出,造成土壤污染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承担治理与修复的主体责任。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我国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在调查的81块工业废弃地的775个土壤点位中,超标点位占34.9%,主要污染物为锌、汞、铅、铬、砷和多环芳烃,主要涉及化工业、矿业、冶金业等行业。2013年1月23日,国务院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明确提出全面提升土壤环境综合监管能力,逐步建立土壤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2016年5月28日,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制订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等。2008年1月,环保部组织成立编制组启动了《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的起草工作。2016年12月27日,环保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该办法。环保部土壤环境管理司司长邱启文今年1月份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指出,污染地块如直接开发建设居民住宅或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等公共设施用房,将对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安全隐患。制定本办法是防范污染地块环境风险、保障再开发利用的环境安全、加强污染地块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需要。同时,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
发布时间:
2017
-
10
-
17
浏览次数:119